3月21日,由常务副院长王胜豪领队,我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一行5人到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考察学习。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创建于2007年,是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与华中科技大学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探索新型研究院的体制模式,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东莞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联合共建。工研院位于风光旖旎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由东莞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投资2.4亿元人民币建设的一个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孵化平台。研究院旨在提高东莞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东莞地区低成本装备制造改造平台,是制造业区域化、开放型、公共性的研发平台,是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研发载体,是高新技术推广服务基地和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也是制造行业相关人才培训中心。工研院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在制造学科的五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即国家制造装备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激光工程中心、国家模具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在东莞设立分中心及相关研发机构,在2010年之前,建成数字制造装备研究所、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研究所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研究所等公共研发平台和企业精密加工服务基地、测试分析服务基地等技术服务平台;着眼于制造行业的国际前沿技术,立足东莞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造行业相关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及前瞻性技术,促进东莞地区的企业发展、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效提高东莞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形成新的产业。工研院发展定位为“创新是立足之本、创造是生存之道、创业是发展之路”,发展原则为“市场化导向、企业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以数控装备、电子制造、信息技术、材料与模具等领域为突破口,将提供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研发、先进装备样机研发、企业精密加工、检测及分析,人才培养、产业孵化、数字制造装备技术研究、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研究、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研究等多项服务。通过技术辐射,产品辐射和服务辐射,提高东莞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并为东莞先进制造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提高东莞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使东莞成为世界制造业名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院长助理刁思勉、产业孵化部部长刘国祥等热情地接待了我院一行。张国军常务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工研院组建模式、研发方向、已取得科研成果和在研项目。我院一行参观了工研院院展厅、激光技术中心、快速产品开发中心、电子封装与测试中心以及数控装备实验室等。并就工研院的发展经验、科技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管理模式、团队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