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7-88338315

新闻中心

热门点击

研究院新闻

《温州日报》一周年!瓯海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效如何?

发布时间:2021-10-20 11:12    浏览量:    作者:

 

201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比提升到3%,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27件、网上技术市场交易额9867万元,居全市第一;

孵化器、众创空间面积突破40万平方米为累计入驻团队项目400多项、创客2000多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58项……

瓯海区自去年9月获批成为浙江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首批示范单位以来,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剑指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难点,着力从平台建设、产业对接、人才支撑等三个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引领瓯海建设“科教新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晋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成果+平台”: 学城联动释放科教红利

作为创新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承研发、下接产业化市场,既涉及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又涉及到如何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此,瓯海区从打造多元化平台入手,更好集聚地创新资源,加快完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健全成果转化支撑服务体系。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一座城’的理念积极推动学城联动,做强专业孵化平台,做大校地协同转化平台,释放科教红利。”瓯海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瓯海区科技资源丰富,全市9所高校7所在瓯海,还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省级特色小镇、20所科研院所,为此新设高教新区,在27.5平方公里的新区土地上,以“一核五镇多平台”空间布局,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高教新区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目前,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容到16.9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四大新兴产业专业孵化园,完善“苗圃+孵化+加速”孵化链条。

与此同时,瓯海区加快构建“政产学研资介”校地协同创新模式,目前全区创设校地协同转化平台9家,已向本地高校及在瓯科研院所新征集转化科技成果217项。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和瓯海区政府签订院地战略合作协议,形成科技创新人才及资源的共享与互动,目前该院自身转化的科技成果有105项,推动企业转移转化的科技成果有156项,孵化科技型企业42家。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各类科技服务。为此,瓯海区完善科技大市场运作机制,与国内外2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专业中介机构50余家; 建设瓯海科技金融中心和瓯海科技金融港,推进科技金融“输血”科技成果产业化;启动知识产权托管园建设,为中小微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保驾护航。日前,为了更好促进眼镜、锁具等瓯海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该区启动打造眼镜、锁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科技成果+产业”: 加速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高校、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完成者,企业是成果转化的主体,振兴实体经济,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目的。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瓯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着力让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有力抓手,加速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瓯海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鞋服、眼镜、锁具等瓯海区传统优势产业,组织创新设计温州峰会、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等等一系列专项科技成果与行业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对接产业升级。同时,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科教资源优势,专项启动建设温州市精准医疗与体外诊断产业研究院、中心实验室与产业孵化园等平台,精准构筑“科技成果+高校优势学科+产业研究院+专业孵化器+批量行业企业” 体外诊断科技成果产业化链条,形成体外诊断产业雏形。

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特色产业,带来的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蝶变。示范区建设以来,该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159件;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256家,眼镜、锁具两大支柱产业逆势增长,眼镜规上企业已连续4年销售产值增速保持在20%以上,锁具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新设高教新区,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科技成果+人才”:发力打响“科教新区”品牌

科技成果往往附着在科技人才身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引进培育一批人才,带来一组成果项目,引领一项产业发展,成就一座新城。

“人才是创新发展第一资源,是我们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关键。”瓯海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瓯海打响“科教新区”品牌需要不断完善“人、产、城”融合的人才生态,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持续推进成果转化,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为此,瓯海区出台“人才新政42条”,率全省之先实行“校地合作人才共引共享”,破解高端人才政府补助、高校薪金、企业报酬“三重待遇”问题,目前已有60多位人才同时拥有这“三种身份”。重点围绕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软件“四大新兴产业”,引进对接创业高层次人才项目,还引进了一批以院士、国家优青为代表的领军型人才自带资金、项目、团队来瓯创业,截止目前,已累计引进培育领军型人才176人,其中院士等重点人才占54%。同时率全国之先实施县(市、区)级领军型人才科技专项,从瓯海产业实际出发,围绕四大新兴产业,精准制定招引机制,2017年实施区领军型人才科技专项12项,安排经费总额5350万元,全面落地瓯海进行产业化。

此外,示范区创建以来,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作用,共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家、技术经纪人、专利工程师等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紧密对接瓯海产业技术需求,实施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企业院士行、先进适用技术项目推广等活动,动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人员及高层次专家,深入企业、园区等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打造一支面向基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